|
按需出版——一个折衷方案
福州众印网 2007-6-20 9:05:00 来源:福州众印网
纸本书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写作、编辑、出版、印刷、发行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并养成了人类独特的阅读文化心理和审美体验。阅读几乎是与衣食住行具有同等地位的行为模式。“好书一本,清茶一杯”、“雪夜闭门读禁书”等等这样的生活趣味已经渗透到了人类的血液中,无法设想没有纸本书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但是,新技术革命的潮流也是势不可挡。由于互联网的出现,人们取得电子内容是如此之便捷,以至于人类急功近利的本能与长期形成的阅读文化心理之间产生了强烈的冲突。传统书业力量同其它大众传媒之间具有天然联系和共生机制,于是在互联网威胁出现的初期,便“一边倒”地排斥电子书的入侵。后来,由于电子内容传播的渗透力实在太大,传统的一方不得不承认现实,对电子书的利弊,媒体与学术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回过头来看,互联网诞生以来,人们购买纸本书的总量似乎并未下降,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如中国,纸本书的发展势头反而越来越劲。同样的,在这些地区,电子内容的读者也在迅猛增长。我们可以发现说,不管媒体的形态如何变化,人类求知的欲望在与日俱增。读书人在便捷性与文化性之间最终会取得平衡。于是,就逐渐产生出一个折衷方案,那就是按需出版,或叫做按需印刷,它在电子书的便捷性和纸本书阅读习惯之间达成了微妙的平衡。同时,在发行利润、作者权益、出版社权益等几方面逐步探索共赢机制。
按需出版要进入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1.书目数据库和格式化全文数据库的内容要极大丰富;2.要有廉价而高速的彩色、单色印刷装订设备,使最终成品略高或接近于传统印刷的纸本书价格;3.政府支持加上通过有效的宣传使出版社、读书人和图书馆接受这种出版方式。
很自然地,按需出版在美国这样高度发达的出版发行体系中逐渐产生和壮大。按照知识产权出版社社长董铁鹰的分类,目前在美国按需出版(POD)的概念实际上指两类业务。一类是图书的按需印制(printing on demand)和发行;另一类是指按需出版服务(publishing on demand),也称自助出版。
1997年,美国最大的书业中盘英格拉姆投资设立了闪电源公司(Lightning Source Inc.),试水按需出版。经过七八年的发展,该公司已经成长为美国最大的按需印刷公司。它与全球几千家出版社有合作关系,目前主要为北美、欧洲、非洲、大洋洲等地区提供服务,2004年实现赢利。
该公司已经建立拥有20多万种图书(2005年数据)的数字图书馆,其中包括新书、畅销书、断版书和缺藏书。2001年在英国设立了全资子公司,并有意向亚洲地区扩展业务。
在国内,董铁鹰领导的知识产权出版社,在按需出版领域取得了开创性的成绩。2004年4月16日,知识产权出版社在我国率先启动“按需出版工程”——断版、绝版图书的再制作及短版图书的业务化出版。它走的路子应是以上美国两条道路的混合体。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司开始在书号方面给予了特殊政策,许多学者因此可用几千元出版一本专著。目前断版书的出版工作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然而个人出断版书的业务因为书号的限制而有所停滞。
国内其他按需出版,或者说按需印刷的走向目前因政策的不明朗性,可以用雷声大、雨点小来描述。去年下半年,位于上海的几家按需印刷网站如超印速、印客网等在媒体上掀起了一阵不小热潮,他们打出的口号大概是个性印书,一本起印;30元为你出本书等等,在文人墨客和一些有闲时尚阶层中受到欢迎,但不久就遭遇管理部门和媒体质疑其业务的合法性。
后来超印速在其网站有这样的申明:“超印速提供的作品不印刷书号和售价,所以不进入发行领域,因此不是出版物,仅仅是作为印刷品。由于不是出版物,不可以应用《出版管理条例》……”
印客网还同天涯网等人气社区合作搞了些推广活动,效果不错。印客网现在的口号比较保守:创造只属于您的个性印刷品,强调印刷品概念。它还专门开发了客户端软件供用户使用,我曾试过,比较好用。
本文标题:按需出版——一个折衷方案
福州印刷网.福州印刷厂.福州众印网.宣传册印刷.宣传单印刷.包装盒印刷.手提袋印刷.印务公司.光盘印刷.VIP贵宾卡.企业画册印刷.不干胶印刷.无纺布袋印刷
福州印刷网fzysw.com福州最专业的纸品印刷厂、福州众印网是最好的印刷超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