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疯长互花米草侵占闽江口湿地
福州众印网 2007-7-9 9:50:00 来源:福州众印网
在闽江口湿地保护区,有一种茎干粗壮、坚韧、直立的外来植物,这种植物有个好听的名字———互花米草。然而,互花米草远不像它的名字那样温和,它们静悄悄地生长在海滩上,侵占着其他生物的地盘,破坏地块的生态系统。
而就在3年前,互花米草在这里还难觅踪影,如今面积却已经超过3000亩,严重威胁闽江口湿地的生态安全。
有专家表示,疯长的互花米草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的话,几年内闽江口湿地就有可能变成毫无生机的“绿色沙漠”。生长速度令人咋舌“那一片就是互花米草,去年这时候还只是一小块,如今已经长成一片‘草海’了。”6月28日,站在闽江口湿地的五门闸海堤上,长乐市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站站长郑玉光显得忧心忡忡。最近,他发现鳝鱼滩北侧中潮位上部已开始出现互花米草呈点状零星分布。“按照互花米草的生长速度,估计下半年这里又会被互花米草占领。”
记者在现场看到,滩涂上的植被被划分成明显的两半:一边是成片的芦苇和一种低矮、稀疏的水草;另外一边满眼都是高约1米的绿色互花米草,长得十分密集。
省野生动植物与湿地资源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余希一直关注着闽江口湿地的生态安全。他告诉记者,2003年他们到闽江口自然保护区监测时,未见互花米草分布;2004年,互花米草开始在闽江口上呈点状零星出现;2005年底,互花米草由点状零星分布扩大为块状分布,面积达到900亩;2006年,互花米草猛长,由块状分布连接形成片状分布,占据了鳝鱼滩潮间带的高潮位下部大部分区域,并且侵蚀到鳝鱼滩北侧的核心区零星滩涂,2006年12月面积超过2250亩;如今,互花米草在闽江口湿地总面积已经超过3000亩,生长速度令人咋舌。湿地的头号生态杀手
郑玉光告诉记者,互花米草是一种滩涂草本植物,原产于美国东海岸。1979年被引入我国进行研究和开发,1981年在罗源进行种植试验。由于它具有耐碱、耐潮汐淹没、繁殖力强、根系发达等特点,曾被认为是保滩护堤、促淤造陆的最佳植物。然而,人们后来却发现互花米草在大肆吞噬沿海滩涂,导致沿海海洋生物栖息系统被严重破坏,贝类、蟹类、藻类、鱼类减少。互花米草也被沿海渔民称为“吃人草”。
“互花米草对闽江口的中、高潮位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几乎是毁灭性的。”余希多次在不同的场合提到互花米草的危害性。他说,互花米草单株每年可变成上百近千株,它们甚至能以每年数千亩的速度急速蔓延。此外,互花米草还具有无病虫害、根系发达等特点。同时,互花米草的淤积造陆功能,加快湿地促淤,将使闽江口的高潮位区成为旱地改变湿地属性。互花米草已经成为闽江口湿地头号生态杀手。
“防控互花米草已成为保护闽江口自然保护区的首要任务,也是个艰巨的任务。”余希认为,如果不控制、清除互花米草的生长,那么闽江口这片“地球之肾”过不了多长时间很可能会变成“干肾”。
□相关链接
20多种外来物种危害福州
福建省有关专家曾就福州市外来物种入侵作了专门调查,其中福州市共有20多种,主要包括土荆芥、空心莲子草、紫茉莉、金合欢、银合欢、飞扬草、五爪金龙、圆叶牵牛、马缨丹、曼陀罗、大米草、水葫芦等。
专家介绍说,入侵物种破坏景观的自然性和完整性,甚至摧毁原有的生态系统,危害植物多样性。
专家们提醒,福州气候温和,适合植物生长,加上作为沿海开放地区,与世界各国、周边国家和地区贸易往来频繁,外来有害生物传入的几率更大,因此,人们在引入外来物种前,应该进行外来物种风险评估,尽量提防“绿色杀手”入侵福州。
本文标题:疯长互花米草侵占闽江口湿地
福州印刷网.福州印刷厂.福州众印网.宣传册印刷.宣传单印刷.包装盒印刷.手提袋印刷.印务公司.光盘印刷.VIP贵宾卡.企业画册印刷.不干胶印刷.无纺布袋印刷
福州印刷网fzysw.com福州最专业的纸品印刷厂、福州众印网是最好的印刷超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