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口镇村民企盼修路圆致富梦
福州众印网 2006/8/8 15:06:00 来源:转载
永泰县嵩口镇盛产李子,李干是当地的特产。十几年前,因为没有路下山,每当李子成熟时,嵩口镇际头村等附近山头的村民得走2个多小时的山路,将货肩挑手提到附近的三峰村,再雇车运到嵩口镇去卖。上世纪80年代未90年代初,“村村通公路工程”开始惠及当地,一条长约12公里的东嵩公路(东洋至嵩口镇)准备修建。当时镇、村投资30多万元的水泥路只作了个初胚,十几年过去了,历经风雨和岁月的洗涮,部分水泥路裸露着大石头,每到雨季,其中一段1公里多的路更是泥泞不堪,根本无法通行。沿线700多户的村民寄希望于东嵩公路重新开工新建时,却得到一条消息,东嵩公路改线了,变成东长公路(东洋至长庆)。当地村民的梦想再次破灭。近日,根据当地村民的反映,记者前往调查采访。
4日下午,车子经过3个多小时的颠簸来到永泰县嵩口镇芦洋村口,村路狭小,在际头村村民的带领下,我们两名记者改坐摩托车上山,前往东嵩公路芦洋段。“摩的”杨师傅告诉记者,东嵩公路其实是一条盘绕于山间的公路,沿途经过东洋乡、秀岩、佳洋、际头、三峰敦丘、月洲青坑岭、芦洋及嵩口镇,是附近各村落与外界相连的惟一通道。带路的村民老林介绍,这条路是1978年勘测,1988年开工建成的。当时附近村民得知政府要开工修水泥路,大家热情高涨,积极筹资,出工出力,终于挖出一条盘山公路的模型。后来,由县、镇政府出资30多万元,在路基上铺上石块和沙土,一条象样的村路基本通了。当时家家户户放鞭炮喝酒互相庆祝,就像过年一样兴奋。
“不久,这条路就不行了。”村民老陈说,第二年春天,经过几场大雨,东嵩公路的部分路段渐渐开始裸露出大块大块的石头,上层铺着的黄沙也渐渐被冲刷干净。因为是盘山路,两边的红土每遇上雨季和台风,常有溜坡的危险。
路难行,山里的村民出行多靠摩托车。送记者上山的“摩的”师傅告诉记者,原来路况好时,从芦洋村口到际头村,半个小时差不多10元钱。现在,由于路状差,尤其是下雨天,一般要走上1个小时,“摩的”费更是翻了一番——20元甚至于25元都不一定有人愿送。
在半个小时的上山过程中,记者几乎被路上的大石块颠得从摩托车上“跳”下来,两、三米的路边杂草丛生,靠内一则还可见松动的红土。因为雷声很响,乌云密布,带路的老林说可能会下雨,怕有溜坡的危险,我们只好提前下山。
际头村村支书陈秋冬提供的一份《永泰县十五计划重点项目表(草案)》显示,东嵩公路总长约25.3公里,总投资2151万元,其中自筹资金1151万元。
为什么这份上了县规划的公路项目最后流产了呢?4日下午4时30分,因嵩口镇镇长柯兆政在外开会,记者采访了该镇分管交通的副镇长鄢潮勇。
鄢潮勇说,将东嵩公路改为东长公路是今年正月初九的常务会议上定下来的。因为东嵩公路涉及的很多问题不是镇政府能够解决的,因此最后该计划只好暂时搁浅。
那么什么是镇政府不能解决的困难呢?几经联系,昨日,记者电话采访了永泰县交通局副局长林金泉。
林金泉介绍,之所以将东嵩公路改线为东长公路,首先,根据最后规划,东嵩公路总长达12公里,要三级公路标准,预计1公里要有40万元左右的投入。因为东嵩公路没有经过省交通厅审批立项,十几公里的公路,上面一分没补助,全靠县、镇拨款和村民集资,目前县、镇财政困难,根本无法提供资金;而东嵩公路涉及沿路五、六百户居民,从村民那里也集资不到那一大笔钱;林金泉提到的第二个困难是,修路会影响到其中两处果林和附近不少居民,拆迁补偿又涉及到钱的问题,同样无法解决。
林金泉还提到,当时开工修东嵩公路时,如果加上村民集资,可能已投入近百万元了。现在这条路荒废着,作为县里来讲,也很无奈。
对于“村村通公路”的概念,林金泉还解释到,所谓“村”应该是指行政村、村部及村里至少一所小学前必须通公路。改线后的东长公路(东洋至长庆),只有2公里的路程,不仅可以实现佳洋村、际头村等行政村通公路的愿望,投资成本也会大大减少。他说,目前在村民反映的情况中,东洋乡、秀岩、佳洋、际头等行政村都将最迟明年通上公路,因为三峰敦丘、月洲青坑岭是自然村,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公路路网才会延伸到那里。
本文标题:嵩口镇村民企盼修路圆致富梦
福州印刷.福州印刷网.福州印刷厂.福州众印网.宣传册印刷.宣传单印刷.包装盒印刷.手提袋印刷.印务公司.光盘印刷.中秋月饼盒包装印刷厂.企业画册印刷.不干胶印刷.无纺布袋印刷
福州印刷、福州印刷网fzysw.com福州专业的纸品印刷厂、福州众印网是超赞的印刷超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