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贿赂 医药行业占大半
福州众印网 2006-8-3 22:46:00 来源:转载
日前,福州市工商局公布了福州市开展治理商业贿赂的专项整治情况,截至6月中旬,该局商业贿赂案件共立案调查24件,其中,药品经营者向医院销售药品进行商业贿赂案件达11件,占案件总数46%。针对医药行业商业贿赂情况严重的现状,福州市工商局已经确定了药品医疗器械领域的六大整治重点。 医药行业又成为了商业贿赂的重灾区,医药商业贿赂与药价攀升之间的关系,不言而喻。那么,医药公司为了推销自家产品,究竟是如何实施贿赂?又需要打点哪些环节?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记者调查] 行业惯例:回扣占药价20%~30%
面对同行之间的激烈竞争,越来越多的医药代表选择利用“走后门”的方式来打开市场,那么,这些医药代表究竟是如何打进各大医院的呢? 李小姐大学毕业后,就随父亲做起了医药代理,手上掌握着上百种药品的代理权,多数来自北方。短短三年时间,她已经开上了跑车,并按揭买下了市中心的一处房产,谈起医药生意,她颇有心得。 李小姐说,如果你想让自己的产品进入医院,并有一个好销量,至少要过四道关。 第一关是医院分管进药的领导,这是一个门槛,现在同类药品太多了,医院选用哪一种,那就是有关领导的一句话,虽然现在都在搞招标,但只要能事先做足工作,一切都好解决。这时候大家都舍得花钱,至于花多少,没有一个准确数字,也看你和领导的关系如何,如果是长期合作对象,自然就可以省很多力气。 第二关是医生,这是非常关键的环节。产品若能博得医生青睐,销量绝对不成问题。医生的回扣已基本形成行业惯例,基本是药价的20%~30%,通常情况下,每个月的10日或15日结算一次,直接塞钱或汇款到账。 第三关是药房或电脑室的工作人员,相当于医药公司派驻到医院的财务,专门负责统计各个医生每个月的用药量。医药公司就是根据他们提供的数据,来计算给医生的“工资”。无论药品大小,每统计一件,该工作人员就可以获得0.5元的抽成。“这是公司控制成本的重要环节,比如医生开了药,病人没去拿,虽然医生自己记了账,可实际上药并没有卖出去,如果没有准确统计,公司就亏大了。” 第四关是药剂科。这是一个权利极大的部门,负责整个医院的药品供应,也有着重大利益牵扯。比如你代理的药中标进入医院了,由于同类药品很多,但该科室迟迟不启用。再比如你的药卖完了,他们故意拖上一周才去进货,不仅这一周的销量为空白,其他同类药品也会乘虚而入。 处方药是回扣重点 “并不是所有的药都有回扣。比如大多数的非处方药,由于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自行购买和使用,加上售价相对便宜,很少有回扣。大多数涉及回扣的都是那些医院内销售的处方药,大约占所有药品种类的一半左右。”一位在福建从事了近8年医药生意的湖北人傅先生告诉记者。 傅先生说,一个药品的出厂价到最终卖到患者手中,必须留出足够的空间来支付回扣、公关等费用,否则就没有竞争力。他曾代理的一种第三代抗生素针剂,出厂价实际还不到10元,可一进入医院,售价就飙到38元。最赚钱的还是那些医疗器械,利润可高达10倍以上,给予医生这方面的回扣,也自然更高,基本都以“万”为计算单位。 银行转账送回扣 李小姐说,三年里,她几乎走遍了福州的各大医院,打过交道的医生也有百来位,内向、外向、直接、含蓄……各种性格的医生也都最终成了业务伙伴。许多医生头几次收“红包”时,都非常紧张,但时间一久,也就很自然了。近段时间,“商业贿赂”查得很严,很多检查人员甚至乔装成病人或家属在医院抓“现行”,医药代表都不敢在医院露面。许多“红包”都是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送出。“当然,还有比较谨慎的医生,提出采用先记账的方式,等风声过后再统一结算。” 傅先生说,早些年,一些医生执意不收回扣,于是,他们就采取各种变通方法,比如兑换成充值卡、购物券等。还有一些更隐性的“回扣”,其利润就更大,比如有的医生评职称需要学分、论文时,医药代表就会动用各种关系帮其搞定。一些分管业务的领导需要做一个课题研究时,药企则会以合作或是赞助的名义,拨一定的科研经费。对于这样“名利双收”的好事,领导或医生们也就不会再推迟了。
[对话医生] 保证药效前提下才会做进一步选择
多数的医药代表都将商业贿赂看作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而作为另一方当事人的医生又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呢?几天来,记者试图通过各种关系,希望能与医生们取得联系,但面对记者的提问,所有人都表现得出奇一致。“医院多少都有点吧,这方面我不太清楚。” 在与福州某知名医院外科医生的通话中,记者追问了几个问题,虽然仅有寥寥几句,但仍可见一斑,具体为: 记者:你有没遇到过医药公司给你塞红包? 医生:这怎么说呢?反正多少有一点吧,我不太清楚。 记者:他们通常会回扣几个点? 医生:我不清楚,不一定吧。 记者:这种现象是不是很普遍? 医生:反正这就是市场行为,也挺正常,他们(医药公司)也是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 记者:在那么多的同类产品中,你们怎么选择用哪一种药?是不是谁给的抽成多,就用谁的药? 医生:这当然不可能!要是药有问题怎么办?所有的医生都会在肯定药品质量药效的前提下,才会进一步进行选择。毕竟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谁也不会为了钱去冒这种风险。……
[专家观点] 医药分离建立药品专卖制度
一位长期关注医药行业的有关专家告诉记者,如果从源头上控制药品的价格,减少一些低层次药品的重复审批,同时将新药以适合成本的价格推广出去,这样就能够抑制药价虚高,降低贿赂机会。流通层面上,可以尝试把医和药分离,建立药品的专卖制度,政府成立专门的管理中心,负责药品的进口和批发,把医生和药品脱钩,药品直接从药厂经过专门的管理中心走到医院药房和药店再销售给病人,中间就可以砍掉因为多级代理、多级代表、招标中介,以及在政府和医院药品招标中所产生的巨额加价和不良成本,同时保障药厂和医院的合理利润。
本文标题:商业贿赂 医药行业占大半
福州印刷网.福州印刷厂.福州众印网.宣传册印刷.宣传单印刷.包装盒印刷.手提袋印刷.印务公司.光盘印刷.VIP贵宾卡.企业画册印刷.不干胶印刷.无纺布袋印刷
福州印刷网fzysw.com福州最专业的纸品印刷厂、福州众印网是最好的印刷超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