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航母”这个颇具神秘色彩的话题,外国媒体向来不吝笔墨,一有风吹草动,各种猜想和揣测便纷至沓来。全球网友也根据自己的推测,画假想图展现“中国航母”英姿。
猜测时间
关于中国航母的建造时间,根据美国媒体日前报道,五角大楼称,中国能在2010年之前开始建造第一艘航母。
猜测地点
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杂志称,航母的建造地可能是上海的外高桥或长兴岛造船厂。
猜测合作
美国合众国际社亚洲在线在12日发表的文章中称,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形势下,俄罗斯盼望在建造航母方面与中国展开合作,从而降低成本。文章提到,俄、中、印三国在未来大约五年内将几乎同时建造航母,普京在去年曾宣布2020年之前俄罗斯海军至少需要三艘航母,而与他国展开合作可以降低建造成本,这正是俄罗斯方面盯紧中国、印度航母建造计划的原因之一。
猜测数量
《简氏防务周刊》早前在报道中国海军时提出一个全新概念——“大海军”。这个不同于以往“蓝水海军”、“防御型海军”的全新解读,表明西方已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过去着眼于解放军武器装备更新换代。《简氏防务周刊》称,“大海军”包含至少三方面内涵:首先,这应当是一支技术现代化程度较高的海军,具备远洋作战能力;其次,具备有效的海上控制能力,在战争中可以打赢相对弱小的对手;第三,拥有“海域禁入”能力,可完成区域性的海洋控制任务,有效威慑强大对手。文章引述军事专家基思·雅格布斯的话称,尽管中国航母建设的步伐和进展情况外界不得而知,也难以预测,但中国很有可能在未来十年间建造并部署三个航母战斗群。
与之不同,瑞士《国际舰队》杂志12月号在一篇点评全球航母发展趋势的文章中提出:中国意在打造一支由6艘航母组成的航母舰队。但是文章称,由于缺乏建造和操作航母的经验,中国第一艘航母服役至少需要15年至20年的时间。
网友热猜“中国航母”
按照约定俗成的航空母舰分类法,满载排水量在6万吨以上的为大型,处于3万吨至6万吨之间的为中型,3万吨以下的则为小型。美国现有的3个级别12艘航空母舰的满载排水量都在8万吨以上,全部属于大型航母;满载排水量6.6万吨的俄罗斯“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航空母舰也可勉强归于大型航母之列。
那么中国的航母会是什么型号呢?显然,在多数网友的想象中,它应该是一艘大型航母。从网友描绘的假想图中不难看到,它的外形类似于目前美国现役的航母。至于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舰载机?使用何种飞机起飞方式?对于这些具体细节,网友说法各异、五花八门。
舰载机选哪种
-苏-33
前苏联苏霍伊设计局在苏-27的基础上研制的单座双发舰载战斗机。
-苏-27
前苏联苏霍伊设计局研制的单座双发全天候空中优势重型战斗机。
-米格-29
前苏联米高扬-格列维奇实验设计局研制的单座双发高机动性战斗机。
-歼-10
歼-10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战斗机,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起飞方式选哪种
-弹射起飞
弹射起飞是利用飞行甲板上布置的弹射装置,在一定行程内对舰载机施加推力,使其达到离舰起飞速度。
-滑跃起飞
滑跃起飞是利用航母艏部的上翘甲板,在机载发动机的大推力下实现起飞。
-垂直起飞
垂直起降飞机就是由发动机提供向上的推力来克服重力实现垂直起降,由于不需要滑跑,因此起降方便。
专家视点
航母考验工业实力
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副主任 金一南
一个国家建设海军投入最高、难度最大、周期最长。所以提出发展强大的海军,口号是很容易的,但是真正做起来非常难。
航空母舰牵扯到一个国家的工业能力。举一个例子,比如航空母舰的蒸汽弹射装置。喷气式飞机需要蒸汽弹射装置。英国1950年搞出来专利,我们一直到几十年之后才明白蒸汽弹射装置的原理。加速蒸汽弹射装置的液压作动桶、曲轴加工的程度、加工的精度,工作母机和原材料、热处理,涉及到一系列问题,这就涉及到工业基础的问题。
讲到航空母舰时千万不要忘记中国是一个长期工业基础薄弱的国家。一个国家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它的前提是什么呢?一个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没有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拥有强大的海军是不可能的。
链接
大型航母代表
全长306.3米,宽37米,最大排水量6.6万吨。动力装置为4台蒸汽轮机,最大航速29节,人员编制为1960人,舰载机41架。
“库”舰既有斜直两段甲板,又有滑跃式起飞甲板,没有装备弹射器却可以起降重型固定翼战斗机。“库”舰的服役使世界海军首次出现了滑跃起飞、拦阻降落这一新颖的航母起降方式。
美“里根”号
全长333米,宽41米,最大排水量9.8万吨。两座核反应堆,航速30节以上。乘员为5700人至5900人,舰载机85架,耗资45亿美元。
“里根”号现在隶属于美国太平洋舰队,是美国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的九号舰,目前世界最大的航空母舰。“里根”号舰载机采用蒸汽弹射器起飞,4部弹射器在60分钟内可保证40架飞机起飞。目前只有美国掌握了弹射器的全面技术,除美、法两国航母采用弹射起飞方式外,其余国家航母均采用滑跃起飞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