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海药房挂出了暂停营业的牌子,里面药柜被清理一空
尽管经过缩小店面面积、改名等措施,几经挣扎的四海大药房终究没能逃过败走榕城的命运。
20日,经过五一广场时发现,一度辉煌的四海大药房五一广场店已店门紧闭。据了解,该药店已被惠好正式收编,这意味着四海医药正式退出福州的医药零售市场。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外地强龙海王星辰、大参林的进入,九州通、福建老百姓等医药批发巨鳄挺进零售业,本地药店也加快了扩张步伐,种种迹象表明,医药零售市场将迎来新的一轮洗牌风暴。
医药“巨鳄”抢滩榕城
早在2002年末,靠着“平价”这个金字招牌,惠好挺进福州的医药市场,以很快的速度兼并了数十家中小型药店,在福州区域内掀起了医药市场的第一次洗牌风暴。2004年,经历GSP认证的榕城医药市场再次迎接了暴风雨的洗礼。
如今,随着全国知名的大药店入驻榕城,刚刚恢复平静的榕城医药市场即将迎来新的挑战。继美信入驻福州后,今年外地药房加快进入福州的步伐。今年年初,国内第二大连锁药店海王星辰进入福州;5月22日,医药批发界大鳄九州通在福州的第一家医药零售店开业;7月1日,广东大参林连锁药店在福州的两家分店同时开业;7月15日,福建老百姓医药批发公司也正式进军医药市场,开出第一家平价大药房。一时间,整个医药市场硝烟弥漫。
这些医药“巨鳄”进军榕城的时候,无异都打着平价和服务的招牌。他们利用其在医药流通网络的优势进行攻城掠地。如:国内第二大连锁药店海王星辰进入福州才两三个月时间就在开出了5家分店,据称其打算今年在我市开设50家分店;大参林连锁药店年内计划在福建开二三十家分店;刚介入零售终端市场的九州通一口气开了4家九州通大药房分店,第五家分店即将开业,年内准备在闽开30至50家分店;福建老百姓宣布,年内在福州再开3到5家,并用二至三年时间在福建省内发展50家连锁大药房。
零售药业洗牌大战在即
有人士称,此次四海被惠好吞并有其必然。据了解,四海大药房原为三明医药公司进军榕城首家零售门店,位于福州新权南路,此后改名为明海大药房。昨日当记者来到该药店时,发现药店铁门紧锁,外面挂出了暂停营业的牌子,而里面药柜已经被清理一空。据药店的一名管理人员介绍,惠好通过收购三明总公司已经将该药店进行收编,几天前总公司已经通知药店停止营业,清理财物。目前,药店将以何种面孔出现,他们也不清楚。作为公司的员工,他们的去留只等总公司的通知。
业内人士表示,四海大药房的退出仅仅是今年医药市场上激战的一小部分。去年4月,曾经辉煌一时的千方药业宣布退出医药零售市场,旗下多家分店或关闭或转让,黯然离开。同样在去年,有着6年历史的福州台江星港药店正式换上了惠好瀛东路店的店招,原台江龙康药店、千方鼓东分店、健鹏第十分店等多家社区药店也陆续加盟惠好医药连锁。而南山、京都、万寿、华山、松山5家老药工药店也在换牌成“回春”。此外,达明路的康强药店、国货路的建鹏连锁第一分店、屏西路的长征药店则相继关门歇业。从去年至今,在连锁药店的圈地和价格冲击下,一大批中小药店纷纷退市。
而在此前,惠好医药邀请了全省200家药店进行加盟,在全省撒网“收编”小药店,其意就是通过洗牌在坐上福建医药零售业的“盟主”。 同样,永惠医药也不甘示弱,宣称进军社区,开50家的社区店。随着更多平价药店的开张,现在福州每天至少有2、3家以上的小药店不得不关门另找门路,有业内人士称,榕城零售药业的洗牌大战已经初现端倪。
众多商家各寻出路
面对着竞争如此激烈的福州医药零售市场,福州众多医药零售商该如何应对呢?一业内人士称,这么多的医药零售企业虎视耽耽,大家分食福州市场这块蛋糕,洗牌在所难免。
第一个“吃螃蟹”、打出平价牌的榕参大药房对此显得比较平静。据该药店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各大医药零售巨头的扩张兼并当然会给零售业带来压力,但还是各有优势的,应该不会对榕参产生太大的影响。店小自然负担也就较小,轻装上阵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随机应变。虽然榕参不像其他医药连锁大集团,药店数量也不多,但是开业也有一定的时间,在市民心中己占有一定的地位,大家各有各的消费群体,榕参药店将不断完善管理、质量、服务。
按照本地一大型连锁医药相关负责人的说法,这一切很大程度上都是在为迎接“外来强龙”挑战作准备。“永惠”、“宜又佳”、“回春”等等都在加速开店。已有50多家分店的惠好打算在一年时间内在我市再开20家直营店,永惠也表示年内在市区收购50家社区药店,作为永惠直营店,同时宜又佳、回春等都未停止扩张势头。一长期关注福州药品销售领域的专家告诉记者,当前福州平价药店竞争过于激烈,客观上只有发展连锁才能发挥规模效应,本土医药巨头加快布点,也是为了降低自身成本,获得更大的话语权。不过按外来巨头现在的开店速度,今年底本土药店的优势可能很快会丧失殆尽。
可以显见,随着各家药店布点速度的加快,类似家电市场门对门贴身肉搏的现象将频频出现。不管怎样,享受的实惠的将是消费者,毕竟买药方便了,药价便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