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我每天都来这里看书,通洲图书馆真是个好地方。”南通镇南通中学的林艳对记者说,在这儿既能看书,又能避暑,同学们都喜欢来。
位于闽侯县南通镇帮道村的通洲图书馆是退休干部张世富自筹资金30多万元于2004年9月创办的,它是我市首家乡镇私人图书馆。
该馆占地面积150平方米,建筑面积450平方米,内设电子图书室、藏书室、书画室、阅览区,有各类藏书11万册,各类报刊杂志10多种。由于图书馆藏书丰富,吸引了大批中小学生和村民,每天阅读人数达80人,每周对外借书200多人次,为村民和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走进通洲图书馆,记者看到,来这里看书纳凉的不仅有学生,还有不少当地村民。一位陈老汉告诉记者,他准备承包村里一个池塘养鱼,为此专门来查阅淡水养殖知识的。
据了解,每天像陈老汉这样来图书馆充电的村民都不少。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富裕起来的农民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通洲图书馆已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阵地,解决了当地村民文化生活单调、农民看书难问题,许多农民逐渐离开麻将桌,告别六合彩,成为图书馆的一员。
闽侯县委文明办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自通洲图书馆开馆以来,已吸引了大批农民来这里阅读,直接受益群众达2万多人,对提高农村文化程度和农民整体素质,促进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现在除了我县南通镇的通洲图书馆外,上街镇也创办了一家私人图书馆杏山图书馆,我们准备在全县有条件的乡镇逐步推广这两个地方的做法,进一步提升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