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学生平均拥有图书仅3.5本
福州众印网 2006/8/23 14:49:00 来源:转载
永泰县东门小学900多名学生渴望有图书馆的事件一经本报报道,昨日就有包括福州市少儿图书馆在内的多家单位以及热心人士致电本报,表示愿意向他们伸出援手。
同时,记者昨日从福州市希望工程办公室对福州市36所农村小学展开的调查数据中了解到,这36所学校共有15167名学生,仅有26所建有图书室,还有10所学校尚未建成图书室。这36所学校共藏书51218本,平均每所学校藏书1422本,平均每个学生拥有图书3.5本。学校藏书大部分都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版的旧书,甚至还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书籍。
究竟为什么乡村小学生的阅读书籍会如此匮乏,记者经过调查后发现,包括交通不便、现有捐赠模式存在缺陷、财政拮据在内的三大难题困扰着偏远山村小学阅读教育。
新华书店:农村孩子心中的痛
在永泰县赤锡小学程老师的记忆中,她永远记得那一幕——
一次暑假,她因为有事回了一趟城关的家。与她同行的是一名父母外出打工托付她代为照看的学生。一进城关,程老师就把学生带进了永泰县唯一的一家新华书店,让学生增加见识。
“这里的书真多啊!”学生发出惊喜的感叹。在城关的3天,除了吃饭时回到程老师的家里,孩子其他的时间都呆在新华书店饱阅群书。程老师告诉记者,孩子们到新华书店可以看到很多的书,但像这样进城关的机会太少了。
据记者了解,在福州市的八县基本上都设有1-2家综合书店,但都集中在城关的中心地带,那些远离城关的孩子想要接触到新华书店里的“免费书籍”,交通不便成了一只“拦路虎”。
综合书店不方便去,方便去的学校图书馆里面的存书又都已经“千疮百孔”。
学校藏书:多为上世纪80年代前的旧书
“能看的太过时,想看的找不着。这早已是现在许多偏远乡村小学图书室的真实写照。”福州市希望办的相关人士无奈地告诉记者。
据记者了解,偏远山区小学的现有藏书主要来源于有关部门、单位的捐赠。
永泰县赤锡小学的黄副校长告诉记者,政府一些部门每年都会开展募集书本“送书”“送文化”给农村学校的活动。像他们学校目前在学生手上传阅的600多册图书,就是2005年福州福雷电子有限公司捐赠的。
黄校长表示,由于相关部门很少将农村学生的实际需求向募集人介绍,募集书“来者不拒”,导致募集的书本普遍陈旧、质量参差不齐,许多书甚至并不适合小学生阅读。
在晋安区日溪中心小学的图书馆里,记者就发现仅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动物寓言故事》这本书就有100多本,其余的书籍也不同程度存在复本现象。据校图书室管理员兰孝彬统计,全校藏书复本总计达1000多本。
据了解,有的学校的藏书还多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版的旧书,甚至连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版的古董级图书,在乡村的学校图书室也比比皆是。
福州市希望办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现在这些缺少图书室的农村中小学,基本上都处在贫困乡。这些乡镇的财力能够保证正常的教育基础设施都已经勉为其难了,根本拿不出多余的钱来筹建学校的图书室,或者保证图书室的正常运转。
读者声音:福州少儿图书馆愿意提供图书
福州少儿图书馆的何书记昨日和本报记者取得了联系。他说,福州少儿图书馆愿意帮助那些没有图书读的农村孩子们。
据何书记介绍,福州少儿图书馆拥有各种少儿读物,负责全市少年儿童的阅读。该馆在五区八县还有许多图书流通点,专门解决偏远地区无法读到新书的孩子们的阅读问题。
需要图书的学校可以先与本报取得联系,福州少儿图书馆会派工作人员下去踩点,确认该校需要多少图书量、是否有护理图书的能力,随后将把书派到各点。
昨日热心读者张女士也致电本报称,家里有许多孩子上学时读过的书。以前就想捐出去,但一直没有合适的途径。这次看了本报的相关报道,她非常高兴终于可以把这些书捐给需要的人了。
本文标题:每个学生平均拥有图书仅3.5本
福州印刷.福州印刷网.福州印刷厂.福州众印网.宣传册印刷.宣传单印刷.包装盒印刷.手提袋印刷.印务公司.光盘印刷.中秋月饼盒包装印刷厂.企业画册印刷.不干胶印刷.无纺布袋印刷
福州印刷、福州印刷网fzysw.com福州专业的纸品印刷厂、福州众印网是超赞的印刷超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