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印刷市场三足鼎立格局不变
2009年数据统计,总价值为6100亿美元全球印刷业总产值中,北美、欧洲和亚洲所占比例分别为32%、32%和28%。有专家预测,到2011年,全球印刷市场将整体东移,北美和欧洲所占市场份额将分别下降到28%和31%,亚洲和其它地区所占的市场份额将分别升高到30%和11%,总值将突破7200亿美元。
金融危机对全球印刷业的影响
经济形势对印刷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经济环境对投资水平有重要影响,会影响设备采购以及客户在拓展业务上的投资;
经济不仅影响到固定资产上的支出,也会影响到广告和印刷品的需求;
可支配收入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商业印刷,如杂志;
不断上升的成本将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如原材料成本的上升,人力资源成本的上升等等。
2010年,全世界印刷品的整体市场增长率为3%~4%,印刷工业面临的竞争和压力越来越大。数字印刷从以前占整个印刷市场4%的份额增加到14%,其中喷墨技术占到一半,到2015年全球数字印刷产值将达到1248亿欧元。
预计到2020年,全球大约有一半的印刷品要在数字印刷机上进行生产。可变数据印刷将成为行业主驱动力。在未来十年中,传统印刷会将自己的一部分市场拱手让给数字印刷,但是,数字技术决不会取代平版印刷。
而从各个国家印刷业的发展态势来看,情况也不尽相同,目前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印刷大国。
美国
2009年,美国印刷业销售额约为1400亿美元,印刷企业数量为34000余家,从业人员近百万。2010年1-2月,美国商业印刷出货量同比下降6.4%,但从第二季度起实现止跌回暖。

美国印刷市场现状
美国印刷业主要以商业印刷、报纸印刷和包装印刷为主,书刊印刷企业数量最少,从业人员也最少,但市场集中度最高,规模最大,效率最高。数字印刷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变了美国商业印刷市场的竞争格局,数字彩色页面的价格目前已经低于胶印页面的价格,那些还没有采用数字印刷方式的印刷企业将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
包装印刷占美国印刷市场的第二位。在美国包装印刷中,柔版印刷方式占70%左右,柔版平印被广泛用于软包装、纸袋、标签、纸箱、纸盒等包装产品中。
德国
德国印刷市场的规模在欧洲最大,是仅次于美国、日本和中国之后的第四大印刷市场。德国国内印刷销售额近几年都在180亿欧元左右。近年来,德国印刷市场持续不景气,回暖形势艰难。
综合日本印刷技术协会和德国印刷媒体产业联合会近日公布的数据,德国2009年印刷企业数量、印刷产业的职工人数、国内销售额和出口额等都有不同程度地下降,2009年德国印刷企业总数为10301家,相比2000年减少了26%,且这种趋势还将继续。预计在未来5年,德国现有印刷企业中还将有1/3消失,销售额将比2009年再减少10%-15%。
日本
2009年日本印刷产业的销售额为6.1万亿日元,比2008年的6.73万亿日元减少了9.4%,为历年来最大降幅。据统计,日本印刷产业的销售额在上世纪90年代初曾达近9万亿日元,此后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与1999年相比,2009年日本印刷产业的销售额合计减少了1.81万亿日元,合计降幅为23%。
2010年以来,日本印刷产业仍然没有好转。据日本印刷技术协会的调查和统计,2010年前7个月中,日本印刷产业每个月的销售额都少于去年同期,平均每月减少了3.8%。其中,出版印刷减少了7.6%,综合印刷减少了3.1%,商业印刷减少了2.6%,其他印刷减少了5.2%。据此推算,2010年,日本印刷产业的销售额将减少到6万亿日元以下。
意大利
据意大利印刷、造纸和纸加工机械制造商协会(ACIMG)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意大利印刷和纸加工机械制造业已全面复苏,出口额在第一季度增长15%。这极大地鼓舞了整个行业的士气。
亚洲市场是帮助意大利印刷和纸加工机械制造业走出低谷的最大功臣。亚洲的市场需求在今年第一季度增长了66%,其中印度和中国的增长率分别达到了173%和165%。作为该行业历史上最大的出口市场,北美地区的市场需求增长了37%,与去年相比改善明显。此外,欧盟以外国家的复苏势头强劲,市场需求出现大幅增长(+24.66%),而欧盟市场的表现依然疲软,不但没有增长,反而下跌了3%。
意大利印刷、造纸和纸加工机械制造商协会认为,欧元对美元的汇率变化将进一步提升意大利机械在全球范围内的出口数量。虽然设备出口能对经济复苏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意大利市场仍然处于危急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