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还是花时间———福州跑腿公司现状扫描
福州众印网 2006/8/28 23:55:00 来源:转载
编前 从2002年4月以来,新《邮政法》修改已经七易其稿,但是,每次都因非邮快递企业等方面的强烈不满而未能完成。有消息称,新《邮政法》第七稿预计最快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初出台。 根据《邮政法》第七稿的规定,民营快递公司禁止经营350克以下信件业务,但是有数据显示,在同城快递企业的业务中,350克以下的商业信函占到90%以上份额。这让近几年以超过30%的年增长速度膨胀的民营快递市场受到严重打击。于是,不少民营快递企业也在转头瞄准业务范围之外的“跑腿”这一行。对于福州这个城市,带有家政服务性质的“跑腿”无疑是今年的最新行业之一。日前,本报记者采访了几个在福州涉足跑腿行业的80后出生的年轻人,这个行业,到底怎么样?
“我们快撑不下去了” 2006年2月底,王林(来自永泰,助理物流师,26岁,创办“正点跑腿市内速递”)从福州一家企业辞职。那时候他已经在着手建立“正点跑腿”的网站,口袋里有那么一两万的小钱。这么一点点的资金,够买个四五千元的电脑,一台三四百元的打印机,租个两房一厅,还是按月交的那种,网站的域名还花掉他70元钱。“正点跑腿”说是3月1日成立,其实也就是通知了几个朋友,在自己的网站上发布一下消息而已。 8月25日,这是个很“凑巧”的一天。整个白天,记者拨打“正点”公司的电话,电话的语音系统要求转接到手机上,拨打手机,关机。下午5点,记者找到网站留下的公司地址,仅仅是一座旧楼的3楼套间,没有任何招牌。敲门,无人应答。 晚上7点多,记者转拨“解忧”的电话,“解忧”是3位2005届毕业生共同成立于4月15日的跑腿公司。手机接通了,电话那头传来的声音像是极度疲倦,并没有职业性的先问候说“你好,这是解忧公司”,记者向他求证:“……你们的同行‘正点’到底还在营业吗?”这位小许大吃一惊,“不会吧?!我上个月还见到王林……唉,我们也快撑不下去了。我快累死了。”深受打击的情绪隔着电话线掩都掩不住。 晚上8点半,记者不死心再次拨打王林的电话,电话通了,王林解释说,那是因为座机凑巧坏了正在修理,而手机又凑巧丢了,他刚刚买了个二手的,公司还在营业,他很愿意过来谈谈。
记者的实验消费 8月26日下午3点,记者在不表明身份的情况下拨通了“解忧跑腿”前一晚曾经暂停过的热线电话,要求代送一份物品到二环内3公里外某一地点。物品不重,对方报价8元。这是该项收费的最低价,算是比较公道。 90分钟后,“解忧跑腿”的送货员满头大汗地赶到,这是一名兼职的师大大二女生,道歉说她因为坐错了公交车,再转了一次才找到的。记者问她,8元钱当中,她能提成多少? “我跟公司四六分账,”她补充说,“公司四成,我六成。”收入分配看来相当合理,记者一算,跑这么一单,她拿到的4.8元中,坐了3趟公交,至少花了3元钱,剩下的,只够买瓶普通的矿泉水。而公司分得的3.2元,刨去分摊的房租电费话费人工,最多是零利润。 小姑娘很可爱,居然这样回答记者:“没关系。反正勤工俭学本来也赚不了多少钱,当是服务好了。”据她说,公司里像她这样的兼职学生有好几个,专职的只有一个。 第二天,记者见到了“解忧”的创建者之一的林玉平(来自龙岩,大专毕业,24岁,经营“福州市解忧跑腿公司”)。小林解释说,跑腿公司的员工通常是骑自行车送货的,这样,可以节省成本。王林那边的“正点”也差不多,解忧的情形还算好一点点,有一辆电动车。 低成本的投入意味着设备落伍,效率偏低。于是,利润也薄。在记者看来,如果他们手里能够有那么10万人民币,手边有辆小面包车,效率就可以高出若干倍,业务可承接的范围也会大得多。在某些城市,如北京上海等,跑腿公司还是可以生存得相当不错的。另外,这跟年轻人没什么钱投入宣传广告也是有关系的。王林的“正点”,一半的生意都从网络上过来,一部分还是靠熟人。
跑腿公司和永辉超市的悖论 “关键还在于人们的消费观念和城市生活节奏。”有意思的是,在分别采访王林和小林两位年轻人时,他们说出了同一个结论。当然,城市的消费水准决定了目前这还是一个需要培育的市场。 “你到永辉看看,”小林说,“福州有很多人都在永辉买菜,为了便宜几毛钱,他们可以排上很久的队。对他们来说,时间还是很多。在温州,温州人愿意花10元钱让你帮他买5元钱的东西;在福州,这完全不可能。” 于是,永辉超市和跑腿公司之间,就形成了目前无法破解的悖论。人们花在永辉的廉价货上的时间越多,跑腿公司的生意就越难好起来。 对于福州人的消费观念,王林显然也领教过。一个雨天,王林接到一个送货的单,是一个年轻人打算还一张唱片给朋友,路程是从茶会到东大路,因为下着大雨,王林报了15元的价,顾客也同意了。上门取货的时候,年轻人的父母不知如何晓得了,破口大骂儿子是“败家子”,“几步路也要花这么多钱”!不用说,生意就此泡汤。 对于这种节省时间的服务消费,福州人显然还不习惯。年纪稍大的居民更是如此。小林说,最尴尬的一次,是一对老夫妇叫他送货上门,货物送达的时候,已经是晚上7点。家里只有两位老人,“老人家简直不知道是让我进门还是不让我进去,一个说,这么辛苦,喝点水吧,另一个说,我马上给你签字。”本质的善良和本能的戒备让小林哭笑不得。后来做了公司的T恤制服,才略为好过,一些公司和小区的门房也不再盘问不休。
希望看到共赢局面 让记者比较感动的是,这几个80后的同行并不互相倾轧竞争。由几个无法拨通的电话引起误会时,他们互相之间都没有幸灾乐祸,反而都为对手担心。王林说得好:“大家都还没开始赚钱,没什么可争的,我希望看到共赢的局面。” 事实是,目前他们几乎都在贴钱,王林说他的一两万元钱现在剩得不多,具体多少他无论如何不肯透露。“每一个朋友来帮忙跑腿的时候,我都满怀希望,朋友走的时候,我就觉得前途茫然。”他最近经常失眠,20来岁的人,头发掉得厉害。 解忧的小林同样压力沉重,本来体重不过55公斤的小伙子,最近又瘦了5公斤。解忧成立的时候是3个人,每人投了3000元钱。8月中,3个同学中的两个只能另找工作去了,法律专业的两个人找不到对口的工作,现在小张在跑业务,小许在做设计。当初,3个人都觉得这个行业的前景充满光明,现在,他们还在咬牙苦撑,小张和小许把每个月工资的一半贴到“解忧”的账上去,小林则专心跑腿公司的事。“大事还是3个人一起商量,无论如何,大家都是股东。” 小林的电话作为业务热线,每个月要用去300元,这是他自己掏的腰包。而公司的营业收入,几乎月月都在窘境中,“我希望到第6个月能打平吧。”小林因此的个人欠债已经达到了5000元,“再下去就得向父母要钱了。可是父母也是给人家打工的,妹妹还在念书。” 这个可能的事实在他的阳光般年轻的笑脸上投下了一丝阴影。“反正,没到山穷水尽,怎么都要撑下去吧。这是我们自己的事业。”头天采访,王林这么说了一句,隔了一天,小林也说了这句同样的话。“至少我要撑过年底,而且我也找到新的业务方向,以后可以多帮人家跑行政审核这一块。应该还是有前途的。”小林说。 “反正我年轻。什么结果都不怕。”
□相关链接 “跑腿服务”事实上是快递业务、家政服务的延伸,据说最早是1997年由新加坡人创立。后来流入欧美,在时间贵如金钱的西方社会大行其道,发展得相当灵活与完善。福州的跑腿公司主要是解忧与正点两家,都在2006年上半年开办。主营服务都差不多:代购物品、接送孩子、代为排队、提醒、市内陪游、缴服务费、商业调查、代送礼品、代办杂事、代人道歉甚至送餐等,为人们节省时间,免除琐事的烦恼,从中赚取极少量的服务费。
本文标题:花钱还是花时间———福州跑腿公司现状扫描
福州印刷.福州印刷网.福州印刷厂.福州众印网.宣传册印刷.宣传单印刷.包装盒印刷.手提袋印刷.印务公司.光盘印刷.中秋月饼盒包装印刷厂.企业画册印刷.不干胶印刷.无纺布袋印刷
福州印刷、福州印刷网fzysw.com福州专业的纸品印刷厂、福州众印网是超赞的印刷超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