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业主每月还能收到1万元左右的租金,现在每月2000元都无人承租
厦门英大卫浴城陷入困境难以自拔?
这几年,厦门楼市的火爆带动了建材装修市场的繁荣。作为厦门建材市场集散地的湖里江头,先后有明发、阿里山、百安居、东方家园、吉家·家世界等建材专业商家入驻,生意火爆、一店难求一直是该区域经营状况的写照。然而,就在建材市场蒸蒸日上之时,位处繁华的台湾街街头位置的英大卫浴城却陷入了困境。
惨淡经营
英大卫浴城的经营面积为7500多平方米,目前拥有65家专业卫浴门店。它的主体大楼为科瑞大厦,建成于2003年。当时,受一墙之隔的国联建材城“一站式”经营方式的启发,大厦的开发商把商场定位为卫浴城,由旗下的厦门英大商贸有限公司负责对外招商和管理。据业主们介绍,卫浴城一开始并未出售店面,而是由英大商贸有限公司统一对外招商。受当时周边地区建材商家经营状况的影响,所有店面很快就被出租一空。随后,开发商以售后返租的方式对外销售,承诺的年回报率高达8.8%,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厦门湖里的台湾街,尽管是炎夏的下午时分,但是此处依然人流不断。显得有些陈旧的“英大卫浴城”的招牌沿街而立,然而这个“城”看起来却更像普通的沿街店铺。经人指引,记者好不容易才找到位于两家店铺之间的曲折“过道”,走进其中才发现内有乾坤——“铺后有铺,铺上有铺”,二层、三层也有店铺,然而却大都空置,并张贴着招租广告。
更让人惊讶的是,这里竟然还有一家装修公司入驻。整个三层楼有上千平方米,除了这家装修公司以外只剩下两家店铺还在营业。据一位店主黄女士介绍,由于生意惨淡,三层的另外一家店也将在本月退出卫浴城。
原本开在二层的千禧灯饰近期也关门停业了店主陈先生抱怨道:“做得那么辛苦,连辛苦费都赚不回来,还不如关门休息。”据他介绍,他的店铺是两年前买的,当时看到英大的生意挺红火,年回报率也高,于是便以每平方米1万多元的价格购买了一间位置不错的店铺。在拿了一年的回报之后陈先生开始自己经营,然而好景不长,当别的建材商都赚得盆满钵满的时候,英大卫浴城的生意却每况愈下。陈先生告诉记者,虽然挂上了招租的牌子,但希望并不大,现在二楼还有二十多间店铺没租出去。
祸起大堂?
“去年,开发商卖掉了最后一部分店铺,就转而把楼下的大堂隔成了三间出租,完全堵住了入口,很多消费者根本不知道楼上还有店铺,往往只在门口转转就离开了,即便是我们一层的店铺,由于位置比较靠后,生意还是受到很大的影响。”业主郑先生向记者道出了生意惨淡的原委,他的店铺一年前每月能收到1万多元钱租金,但现在降到每月五六千元也没有人愿意租。“再这样下去马上就要关门了。”郑先生焦急地对记者说道。
“我们的生意实际上从2003年底就开始萧条了。”业主黄女士也认为大堂里的三间店铺是导致他们生意难兴的“罪魁祸首”。“原先二层的店租可以达到7000元/月,现在2000元/月都没人租。”黄女士告诉记者。与一墙之隔的国联建材城乃至江头一带其它专业建材城的红火场景相比较,英大卫浴城的人流量少得可怜。
据了解,英大卫浴城当时的售楼中心就设在大堂。业主们一直认为大堂属于公摊部分,开发商没有理由占据。
2007年3月,在业主郑先生的倡议下,30多家业主联合起来发动了“自救”运动。他们向相关的经营管理公司提出关闭并拆除占据大堂的三间店铺。当时英大商贸有限公司的一位负责人以文书加盖公章的形式向业主承诺,一定在5月1日前如期关闭这三家店铺。然而,这个承诺并没有兑现,三家店铺依旧“岿然不动”。据郑先生反映,由于他们所签的租约还没有到期,所以不愿意搬走。前不久,物业公司又将三家店铺的电源切断。“现在业主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他们撤离,恢复英大卫浴城大堂原有的面貌。”郑先生表示。
就业主们所反映的情况,记者来到英大卫浴城的管理处了解情况。然而,其中的一位工作人员却一问三不知,反而追问记者是哪位业主反映的情况。
记者随后根据业主提供的联系方式,找到了英大卫浴城管理公司上属企业的负责人陈总。据他介绍,该大厦的身世颇为复杂,最初的开发公司为“科瑞房地产”,之后由天地公司和英大房地产公司联合开发完成并出售,由旗下的英大商贸公司管理。2006年7月,德辉公司收购了英大商贸公司,随之也接管了英大卫浴城,并负责返租租金。
“历史遗留问题”是这位负责人向记者反复强调的重点,据陈总介绍,业主们提出要求后,他们就一直要求那三家店铺撤出大堂,目前他们已经有半年没有收取这三家店铺的租金了,这段时间,公司方面也一直在积极促使他们撤出。这位负责人表示,目前已经有两家将在两天内拆除,还有一家也表示在近期撤出。在恢复大堂原貌之后,他们将召开业主大会,讨论英大卫浴城今后的发展问题。
“大堂被堵”不是主因
去年,据媒体报道,英大和国联将联合起来打造卫浴装修城。然而,最终计划并没有实施。一位曾经受聘接管英大的资深人士告诉记者,实际上英大的问题,并不仅仅是“大堂被堵”这么简单。
据这位业内人士介绍,英大卫浴城最致命的“硬伤”是呈品字形的建筑结构。这种结构形成了三个分割开的区域,顾客往往从一个入口进去,很快就从下一个出口转出来,很多商家因此失去了偶然销售的机会,且品字形的结构也和顾客的消费习惯不吻合。而一层独立店铺的设置也使大部分的顾客无法发现二层、三层的店面。此外,整个商城的配套设施也存在缺陷,比如,电梯的设置是单上单下,左右分开;中央空调可以由每家店铺单独控制,也造成了整体购物环境的不统一。
“管理不到位也是根源之一。”一位业内人士提出了英大卫浴城遭遇困境的又一重要原因,“在业主的三年回报期满后,他们就放任不管了,原先定位为卫浴城,现在做什么的都有,甚至连灯饰和装修公司也进来了。现在面对清淡的生意,他们依然无所作为,广告宣传的力度也不够。而出租属于公摊部分的大堂的做法更是侵害了大多数业主利益,影响整个卫浴城的经营。”
“现在的市场逻辑是优胜劣汰,英大卫浴城的现状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另一位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湖里东方家园、百安居、吉家·家世界等建材大卖场陆续进入,以及江头建材市场、阿里山家庭装修市场、明发装饰城等纷纷在周边“安营扎寨”,整个建材市场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国联的人流量比过去减少了将近1/3,生意也没那么红火了。市场在竞争的作用下开始细分,原本是一站式服务的国联初露专业化经营的端倪,比如三楼目前已经有70%的店铺经营灯饰。其实,英大卫浴城原先的专业化定位是正确的,但后期却没有严格沿这条路走下去。“要摆脱今天的困局,英大卫浴城除了要加强管理外,还要找准自身的定位,但目前来看,这显然并非易事。”该业内人士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