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入住小区1年来,房子在不断下沉。”昨天上午,家住交通西路中茵名仕花城的翁先生忧心忡忡反映此事。
小区道路建筑不断下沉
翁先生告诉记者,2005年6月,他住进了中茵名仕花城1号楼1楼的新房,但不久就发现整个小区在不断下沉。“跟小区物业处沟通了多次,但他们表示除了修补,没有任何解决办法。”
昨天上午,记者在中茵名仕花城门口看到几位正在修理小区道路的工人(如图亿)。几名业主告诉记者,小区内道路下沉的速度比周围楼房快,很多路面凹凸不平,经常损坏。在小区门口,记者看到,一个原本靠着1号楼外墙而建的治安岗亭已和墙面分离,中间露出一处大裂缝,其倚墙而建的痕迹仍清晰可见。记者发现,这个痕迹比治安岗亭目前所在地面高出了一大截。
在1号楼最西侧的楼梯出口处,记者发现这里新建了2级台阶(如图屹)。几位业主说,因为地面下沉,造成落差过大,才新建了台阶。在这个出口旁,靠地面的一段墙体并没有水泥覆盖。业主们表示,这段墙体本来是埋在地下的,由于地面沉降才显露出来。经业主测量,该处地面沉降了46厘米。据介绍,一些住户家的自来水管和排污管道也因小区沉降而被拉断。
开发商已请专业部门观测
小区物业处一位林主任告诉记者,物业处已将此事向开发商反映,目前已在修补因沉降出现的损坏。他表示,开发商已委托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对小区沉降进行观测。在小区门口的一块信息展示板上,记者看到了这份观测报告。
这份于5月12日发布的报告显示:经2005年11月14日至2006年2月23日历时101天的观测,发现小区内1~5号楼、幼儿园及小区内道路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沉降;小区内道路观测点沉降最严重处日均下降0.577毫米,沉降量较大,未进入稳定阶段;未进入稳定阶段的还有1号楼、4号楼和幼儿园。
记者随即联系到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办公室,希望对此事作进一步了解,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参与此次沉降观测的几位高级工程师都在外地出差,不便接受记者采访。
一位从事房屋建筑工作多年的高级建筑工程师看完该小区的沉降观测报告后表示,该小区下沉速度较快,由于下沉还未稳定,难以评估会出现的危害和损失,下沉的具体原因不便判断,可能建造时打桩取样数据出错,房屋地桩未打在持力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