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山将建成三坊七巷古园林
福州众印网 2011-3-30 9:13:04 来源:新闻网
闽山,位于三坊七巷中光禄坊的东侧,是乌山的支脉。古时丘垅绵亘,屋宇栉比。历代辟建有玉尺山房、沁泉山馆等名居,又有光禄吟台、石泉、方井、漾月池等胜景。后来,闽山隐藏于宅第之内,地势略高于平地,逐渐成为人们忽略的小阜,即福州民谚所说的“三山藏”之一。
近年来,随着三坊七巷和南后街的修复开发,闽山及光禄吟台景观终于又和大家见面了。在此次福州山体保护规划当中,这座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山体,将会打造成具有人文气息的三坊七巷古园林。
改造动态:完善光禄吟台景观
闽山在三坊七巷的光禄坊里,虽称作山,但现在只剩下几块石头和“闽山”这个名字。在景区入门处广场围墙上,镶有两处石板画,左边是“林则徐放鹤”,右边是“程孟书光禄吟台”。
到光禄吟台,必须先经过清代曲池。时至今日,池内依旧池水荡漾。曲池上有座古石桥,经过石桥小道,便可看见刻有“闽山”、“光禄吟台”字迹的巨石,以及小山丘上的“追昔亭”。
近年来,三坊七巷修复后,这一景点重新呈现在大家面前。修复后的光禄吟台,就像一处有着江南气息的苏州园林,小桥、流水、假山、亭台,古色古香。
据说,从前的光禄吟台还是三坊七巷里文人雅士们吟诗作赋、切磋文才的地方,但岁月变迁,如今这里的文化气息不如从前。在此次山体保护规划中,相关部门根据山体特色将其主题定位为“三坊七巷古园林”,同时进一步完善闽山光禄吟台景观,增加历史人文气息。
市民建言:增加喷泉或瀑布
趁着周末,市民林先生带着儿子一起去逛三坊七巷,他说自己在文儒坊住了十几年,还是第一次听说闽山在这里。他建议,既然闽山是福州的名山,就应该在这里做些解说牌,让大家了解这座山的历史。
游客小罗和两位朋友在刻有“闽山”的大石块前拍照留念,他纳闷地问记者:“这里刻有‘闽山’,但是山在哪里呢?”小罗建议,要加大宣传力度,不 然游客很难知道这里还有山。他说,既然这里有这么多文人作过诗,可以在旁边的墙壁上写上这些诗句。小罗的朋友小王觉得,这里景色虽美,但是有点过于安静, 如果能增加个喷泉或者小瀑布,景色就“活”起来了。
市民陈依伯则建议,要整体考虑闽山和光禄吟台的规划方案,可以多做些解说牌介绍历史故事,最好有解说员把这里的摩崖题刻翻译成白话文,方便大家了解。陈依伯还提议,古人在这里吟诗作对,如今我们也可以多组织一些文化活动。
闽山的古往今来
由于乌山在唐天宝八载,敕名“闽山”,宋熙宁中,程师孟又改其名为道山,于是后人改称此支脉为“闽山”。由于山上有石,平如尺,故又称“玉尺山”。闽山初在城外,梁开平二年,筑夹城,始围入。闽山自宋时铲削已尽,惟余巨石岿然,有大篆“闽山”二字刻于石东。
其地唐时为闽山保福寺,宋更为法祥院,面积约3亩,殿宇巍峨,寺内有一巨石镌刻观音佛像。宋朝末,法祥院废,改为民房。明崇祯间,提学许豸居 此,改名“笃叙堂”。清嘉庆间,此处归叶敬昌居住,因此地有“巨石盈丈,方平如尺”,故改名玉尺山房。清道光三十年,叶敬昌邀请林则徐在此放鹤,后人在其 石上凿“鹤磴”二字。清同治年间,此地又归郭柏苍所有。后来,郭柏苍穿漾月池,又发现了光禄吟台前的一口泉眼,并为其取名“沁泉”,住处也改名为“沁泉山 馆”、“沁园”,以穿池之土叠成小阜,将漾月池隔成南北两湖,在两湖间架了座小桥,沿着弯弯曲曲的池边小道向西南延伸,与“闽山”巨石前的大桥相连。
“光禄吟台”诗话多
北宋熙宁元年,程师孟以光禄卿身份到福州任知州。坊内有一座法祥院,俗称“闽山保福寺”。程诗孟在任时,常在办公之余来寺内闲游,最喜欢蹬上池 畔一方岩石对景吟诗。住持和尚就把那块岩石称为“光禄吟台”。程师孟有感于此,赋诗曰:“永日清阴喜独来,野僧题诗作吟台。无诗可比颜光禄,每忆登临却自 回。”直至程师孟移知广州,行前才写了“光禄吟台”四个篆字。
程师孟题诗之举,引得后人纷纷效仿,如乡人在林则徐放鹤的地方题诗:“吟台四鹤舞蹁跹,引航齐鸣立几前。似欲长叨廉吏俸,不思比翼上青天。”清朝诗人郭柏苍诗文:“世事浑如一局棋,我来况是白头时。千年邱壑聊伴客,自笑还题石上诗。”
本文关键词:福州彩印
本文标题:闽山将建成三坊七巷古园林
福州印刷网.福州印刷厂.福州众印网.宣传册印刷.宣传单印刷.包装盒印刷.手提袋印刷.印务公司.光盘印刷.中秋月饼盒包装印刷厂.企业画册印刷.不干胶印刷.无纺布袋印刷
福州印刷网fzysw.com福州最专业的纸品印刷厂、福州众印网是最好的印刷超市
|